钛媒体注:本文来自《纽约时报》(点击右边链接)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不翻墙是看不了的。钛媒体编辑是不会让你错过好文章的,编译这篇精彩书评如下。书评作者托尼·施瓦茨(Tony Schwartz),本人是能源咨询机构Energy Project的创始人兼CEO,同时他还是一位超级演说家和畅销书作家。

施瓦茨的全新力作《成就卓越: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四大关键因素》(Be Excellent at Anything: The Four Keys to Transforming the Way We Work and Live)最近刚刚出版上市。来看看这位CEO对职场话题和公司管理的思考:

请输入图片描述

【若离/钛媒编译】又到了我们五个人碰头开会的时候。这次的会议,我们讨论的是向客户交付的内容中哪个方面至关重要。讨论过程十分激励,大家积极发言,所提观点富有成效,每个人都希望能融入会议中。虽然意见相左,并未达成一致,但每个人却都为讨论增加了价值。事实上,我渴望倾听每个人的观点,而且在这点上大家也有同感。会议结束后,大家你来我往地发一通邮件,都觉得开了一场很了不起的会。

......

是什么让一个企业内部会议进展得这么成功?是什么让这一固执己见的团队,能够团结协作、高效的应对挑战?

我想问题的答案极其简单,就两个字:安全感。

安全感可以定义为既无危害也无危险。显然,我这里所说的并非人身安全,但人身安全一定是万事之基础。按我的理解,安全是一种情感,主要源自我们对价值感知的体验,包括获得公认、赢得赏识、取得认可和尊重。

回想下最近你工作中那些感到不安全的瞬间吧——这种深陷入负面情绪的原因,或是源于某位熟人所言或所做。现在反思一下,为何你会产生那种感觉,是不是和你觉得自我价值被人贬低、或者没有得到赞赏有关?我猜你很可能会回答“是”。

孩提阶段,我们在关爱与呵护中茁壮成长。随着年龄增长,大多数人的适应能力变得更强,也更善于自我满足,但仍非常需要体现自身价值,获得众人赞赏。这种需求会贯穿生命始终,不仅是人际关系方面,工作上亦需如此。

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,其实和我们的动物先祖一样,人类基因里本身就带有强大的自我保护和求生欲。在现代组织架构中,高压力、高竞争的环境只会让我们更趋向于保护自己的地盘,提防周围情况,并对那些本该被视为没意义的“威胁”保持警觉。我们不但在工作中有这种趋向,在个人生活中也是这样。

加州大学三位研究人员曾对208例有关压力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,他们发现,当出现“对个体社会自我属性、社会认可、尊重和地位等方面的威胁”时,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最高。实际上,皮质醇是荷尔蒙一种,负责人体进入搏斗或者逃离状态时的反应(若没有皮质醇,当人们遇到危险时,就只能吓得屁滚尿流、目瞪口呆,身体却动弹不得。但如果在皮质醇代谢下,人体就能够迅速启动起来,选择逃走或者搏斗,译者注)。

这一研究发现其实并不让人意外。当我们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,身体就会自动做出“搏斗或逃跑”的反应。从字面意思来说,这是脑前额叶皮质呈现的一种生理状态,这部分控制着决策,当人体感知到威胁时,脑部负责作出决策的部位停止工作,而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接管工作,掌控身体。因此,我们会自动的、快速的对感知到的危险作出反馈,而与此同时,逻辑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都会相应减退。

实际上,对个人价值的威胁会促使我们进入防御状态,但这是一场零和博弈。无论我们动用何种能量捍卫个人价值、保证自身安全,都无法创造价值。

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职场安全感受到威胁?最常见的答案是,滥用大权、脾气火爆、肆意羞辱或是威吓员工的经理人,有时甚至可能是平级别的同事。

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,也是工作中面对的一项威胁。同理,要是被事无巨细地从头管到脚,就等于剥夺我们体现并创造价值的自由;另一种威胁则是被上司忽视,那样会令我们感到无人支持,遭到漠视,脱离了群体,毫无归属感。

在我创立的这家公司——Energy Project的大家庭里,我们多年来致力打造一种“让员工感到安全”的工作氛围。做到这点绝非易事。我们了解到,最重要的不仅要在发生冲突时,发现他人价值,而且在身处败笔中,也要如此。要为那些失误和不当的行为负责,对谁来说都是十分艰难的,可这么做一定会让其他人都感到更安全。

关心是培养安全感最有力的武器,这种关心既是指真心实意地关心别人,也是指同样关心我们自己。如果你是管理人员,就需要明确自身价值,同时欣赏你的下属,即便他们没能达到你预期的要求,也要怀着赞赏的心对待他们。另外,你也要关心自己,这同样重要,不过这和自私自利有着天壤之别。

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最常见的迷失自我价值感的情形——长期把自己逼得太紧,同时,也最终将坏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。当我们生理上感到筋疲力尽时,价值也就处于危险境地,一切都变得更有威胁性。反之,安全的感觉会有效地释放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。你越关心自己,你的表现就会越好,也就能越关心他人,而和其他人的合作质量也就越高。(本文由钛媒体编译,首发钛媒体)